電動車市場化的腳步再一次被現實阻滯。由于雪佛蘭Volt(沃藍達)電動車兩次在撞擊測試后電池冒火星或起火,日前,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已正式發起了對Volt電動車的調查。通用汽車董事長兼CEO艾克森隨后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可能考慮重新設計Volt電池以解決安全隱患。
對于眼下正借Volt電動車重塑形象的通用汽車而言,這無疑是沉重的一擊。但這并不僅僅是通用汽車一個企業的問題,它再次說明了電池問題在電動車產業化過程中的重要性,并給中國大大小小熱衷于借電動車“上位”的企業敲響了警鐘。
顯然,電動車不是簡單地把電池與車身拼裝在一起就行,且不說阻礙重重的市場化難題,其安全性、可靠性都尚需打一個問號。如此看來,對于多數在傳統技術領域仍不得要領的本土車企來說,想借電動車實現“彎道超車”無疑是一場美夢。
動力電池隱憂
今年5月,一輛Volt電動車在撞擊測試中電池損壞,三周后,電池起火,引燃了這輛汽車以及同在NHTSA車庫中的另外三輛汽車。這成為NHTSA調查Volt電動車的“導火索”。在對Volt進行的三次碰撞試驗中,該機構故意破壞了電池的密封裝置,切斷了汽車的冷卻系統,以便模擬第一次起火事件中鋰離子電池組受損狀況。其中一輛接受測試的Volt再次發生起火,產生了濃煙和火光,之后火自行熄滅;另一輛汽車鋰離子電池組的溫度也在短時間內迅速升高,7天后也發生起火。這促使NHTSA于11月底對該款雪佛蘭電池組發起正式調查。
對于眼下正在推進復興計劃、欲借Volt電動車塑造新形象的通用汽車而言,這一結果極為不利。艾克森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NHTSA調查沃藍達的舉措可能殃及該車的名聲,他強調沃藍達是一款安全的車型。不過他在隨后的媒體采訪中也表示,將考慮重新設計沃藍達電池以解決安全隱患。通用汽車中國相關人士表示,通用汽車已決定盡快對雪佛蘭沃藍達電動車電池系統進行修改,目前通用已經成立了資深調查團隊,與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雪佛蘭沃藍達供應商、經銷商進行緊密溝通。
“如果不發生嚴重撞擊,雪佛蘭Volt車主不必擔心。”NHTSA在11月25日的聲明中也表示。即便如此,此事造成的影響仍在不斷擴大。美國汽車分析人士認為,這個事件的影響不僅僅局限于雪佛蘭Volt,還可能使客戶產生心理陰影,懷疑是否要買一輛電動汽車。而這種信任危機將會削弱消費者對新技術的信心。也因此,另外兩家積極推廣電動車的制造商也在第一時間回應,撇清關系。日產公司發言人表示,聆風未發生起火現象。Tesla汽車有限公司(TSLA)發言人也稱,該公司的10輛汽車發生事故,無火災報告。
事實上,在國內電動車示范推廣過程中,也同樣出現過起火事件,除了引發極大關注的眾泰電動車自燃事件外,據了解電動車示范推廣工作的業內人士稱,北京、上海等地示范運行的電動車也都曾發生過起火事件,只不過被及時發現后就悄悄處理了。而電動車起火事故的原因大多指向電池。通用汽車動力電池的供應商是韓國LG、美國123等電池技術領先的公司,但還是沒能避免起火事故的發生。
據一位電池業內人士介紹,即便是電動車技術最先進的日產汽車,其動力電池生產線的產品合格率也只有80%。產品合格率難以提升,這意味著電池成本難以在短時間內下降。而國內動力電池生產企業的產品合格率就更低。
國家863電動車重大專項動力電池測試中心主任王子冬表示,國內動力電池的一大問題就是產品一致性問題,實驗室數據可以做得不錯,但一到批量生產就不行了。“充放電次數單個電池或許能達到4000次左右,但一組成電池組,則只有2000次循環充電的壽命,而且電池容量衰減很快,剛下線時能百分之百充放電,一年之后就只有80%的充放電容量。”王子冬說。
中國電動車亂象
Volt電動車起火事故也給國內電動車行業敲響了警鐘。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中國電動車研發以及電池的生產監管等方面目前正處于非;靵y的狀態。在電動車研發方面,目前中國已有幾十家車企的電動車產品進入了工信部的新車目錄,但這幾十家車企大多只是推出了樣車,真正把產品推向市場的十分有限,在乘用車領域,目前只有比亞迪啟動了面向私人銷售電動車的業務,而且只限于在深圳、上海等少數城市。
此外,這些“正規軍”的電動車研發是各自為政的散漫狀態。長安汽車集團黨委副書記、長安汽車工程研究院總院院長朱華榮表示,目前國內汽車大集團對于電池、電控、電機等電動車關鍵技術的開發投資分散、各自為政,不同企業都在做同樣的驗證、測試,這樣不僅導致資源浪費,也影響研發水平的提升,“如果政府牽頭、平臺化運作,大家分工,從不同角度進行技術攻關,電動車關鍵技術的提升就會快很多”。
而在正規車企之外,還有大大小小多家民營企業想借電動車“上位”。由于電池進入門檻低,許多民營企業選擇從電池切入,但是目前電池行業生產商魚龍混雜,投資生產領域想掙快錢的多,真正用心研發的少,在質量監督、銷售與回收監管環節也存在很多漏洞。
王子冬認為,從動力電池的研發、生產、監管等方面來看,中國動力電池行業當前所面臨的問題很嚴峻。
世界電動車協會主席、兩院院士陳清泉也呼吁,打破行業隔離,讓汽車行業與電池、電機等行業結盟,聯合開發,改變現在“做電池的不懂汽車,做汽車的不懂電池”的兩張皮研發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