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鉛酸蓄電池行業全面整頓,以及電動車電機等配件價格持續上漲影響,從年初到現在,電動車價格一路上揚,知名品牌電動車價格漲幅甚至達到300-400元/臺。
春節至今調價四五輪
在南開區五馬路的電動車一條街,準備買輛電動車的王女士有點納悶,現在最便宜的電動車也要1500多元,這比她幾個月之前看的價格漲了好幾百元。這讓她有點犯難。“再不買,價格還得漲。”某品牌電動車專賣店的毛經理坦言,今年以來,電動車價格一路上揚。毛先生從事電動車銷售已經有六七年,但是像今年這種行情還是頭一次遇到。
“從今年開春到現在,電動車價格上調了四五輪。”另一品牌電動車專賣店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和3月份相比,平均每輛車上漲了300元左右。比如,該品牌一款最便宜的電動車,3月份的售價是1299元,目前已經上漲至1599元。而部分售價在2000元以上的電動車,漲幅有的達到400元。
據記者了解,目前市面上的電動車主要分為兩種,一種為鉛酸蓄電池電動車,另一種為鋰電池電動車。由于價格便宜、一次充電至少可行駛40-50公里等優點,一直以來,鉛酸蓄電池電動車主導整個電動車市場。據中國自行車協會統計,鉛酸蓄電池電動自行車占據國內市場份額的97.5%,鋰電池電動自行車市場份額不足3%。據記者調查,此輪價格上漲,主要集中在鉛酸電池電動車上。
電池產能“瘦身”致整車缺貨不過,盡管價格一路飆升,卻還出現了斷貨。糾結了半天的王女士最終決定選擇一款鉛酸蓄電池電動車。不過,當她準備訂車時,她卻被告知,車有,但是配套的鉛酸蓄電池要等幾天才到貨。“聽說過買汽車要排隊提車,怎么買電動自行車也要等”?王女士有點被搞蒙了。
“現在工廠的生產線開工率不足,我們已經不接新客戶的訂單了。”天能電池的張經理告訴記者。今年3月28日,環保部、發改委、工信部等九部委聯合召開電視電話會議,部署2011年環保專項行動,且首要任務就是重拳治理鉛酸蓄電池行業。5月18日,環保部進一步下發《關于加強鉛蓄電池及再生鉛行業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對企業污染物穩定達標排放、落實防護距離、建立重金屬污染責任終身追究制等提出要求。
九部委重拳整治之下,部分規模較小或者是實行零庫存策略的企業陸續進入停產斷貨期。即使原有一定庫存量的企業,如果是單一地域建廠,沒有跨省發展,這些企業在6月中旬以后,庫存也已經徹底告罄。“只能優先滿足大型電動車廠家的電池供給,對于一些小型電動車廠家,根本顧不上。”天能電池的張經理說。
天津市自行車電動車行業協會理事長龔孝燕表示,近期協會對全國主要電動車電池生產區域進行了解,浙江、廣東、河南等幾個主要的鉛酸蓄電池重要產地均對省內相關企業進行了停產整頓。浙江273家電池企業,停產213家,江蘇電池企業100多家,40多家停產。據記者了解,即使沒有停產的主力電池廠家,自7月份開始,也紛紛限制產能。據業內人士介紹,天能、超威等知名電池生產廠家,去年同期鉛酸電池產能為1萬組/天,現在僅為3000組/天。
電池廠家減產,直接波及下游整車廠家。即使是被保證優先供給的不少大型電動車自行車生產廠家,也感到電池供給“非常緊張”,電池配套比最高僅為80%,根本無法全部滿足。讓整車廠家感到壓力的,不僅是供給短缺,還有價格。從年初到現在,本市某電動車廠負責人王經理幾乎隔三差五就會接到上游電池廠家的漲價通知,每次調價幅度幾元至幾十元不等。8月初,他再次接到漲價通知,每組電池上漲40元。王經理告訴記者,以最常用的48V/12A的鉛酸電池為例,年初訂單價格為340元/組,進入8月份已經漲到了460元/組。
事實上,不僅蓄電池一項,近年來電動車原材料成本上漲壓力都很大,包括電機、鋼車架的成本都在上漲。雅迪電動車負責人王先生告訴記者,從去年開始,由于稀土價格持續暴漲,直接導致以稀土為原材料的電機內部磁鋼片的價格上漲。據王先生介紹,今年1月份,磁鋼片的價格為56元,現在則上漲至206元,整整漲了150元。加之人工成本上漲等因素,最終導致每輛整車的出廠價平均上漲200-30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