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家環保部今年5月發布的《關于加強鉛蓄電池及再生鉛行業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各級環保部門應在7月30日前公布轄區內所有鉛蓄電池及再生鉛企業名單、地址,以及產能、生產工藝、清潔生產和污染物排放情況。從廣東、浙江、湖北、安徽、四川等地環保部門近期披露的排查整治結果來看,大部分鉛蓄電池企業目前已被取締關閉或處于停產整治狀態。與此相對比,以上市公司為代表的行業內大中型企業或通過整改、或以搬遷的方式,成為本次整治風暴中的“剩者”。
今年上半年浙江、廣東等地發生的鉛中毒和鉛污染惡性事件引起全社會廣泛關注。在此背景下,國家環保部5月中旬下發通知,要求各地環保部門從嚴格環境準入、進一步規范企業日常環境管理、加大執法力度等多方面加強鉛蓄電池及再生鉛行業污染防治工作,由此掀起了全國范圍內的鉛蓄電池專項整治風暴。
本次行業整治力度之大,從各省環保部門公布的關停名單中便可見一斑。據四川省環保廳7月29日披露,四川省鉛蓄電池企業共有58家,經過當地部門進行現場檢查,目前符合要求已正常生產的僅有5家,另有6家處在建狀態,而停產整治、停產以及取締關閉的企業數量則分別高達10家、2家和35家。此外,截至7月25日,安徽省97家鉛蓄電池生產、組裝企業中,也有28家被取締關閉,52家被責令停產或已停產整治,3家在建,僅有14家在生產。與上述兩省情況類似,其他省份的整治名單中停產、關閉企業也占據了絕大部分。
業內人士表示,在監管部門檢查后被勒令停產整治、取締關閉的多為行業內產能小、污染重、生產運作不規范的中小企業,大中型企業影響相對較小。
以主營電池生產、研發的南都電源為例,下屬子公司臨安南都根據浙江省鉛酸蓄電池環保整治的要求停產進行自查、整改后,已于今年6月22日經相關部門驗收通過,并于2011年6月24日恢復試生產。另據科士達7月30日公告,控股子公司科士達工業科技5月被惠州市環保局要求立即停產治理后,公司立即組織人力物力開展整改工作并上報了整改工作完成情況,公司鉛酸蓄電池生產車間已于近日復產,處于邊生產邊整改階段。
值得一提的是,在湖北省發布的相關企業名單中,駱駝股份及其子公司駱駝海峽目前也處于停產整治狀態。對此,駱駝股份相關人士對記者表示,公司石花工廠以及駱駝海峽主要進行的是停產搬遷工作(包括居民搬遷),其中石花工廠涉及搬遷的4條蓄電池擴展生產線以及其相關的設備已于7月30日全部搬遷至新址,目前4條生產線均正常運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