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批280兆瓦光伏特許權招標項目中拔得頭籌的央企,在光伏產業制造業上再下一城。
據一接近國家能源局的業內專家對記者表示,8月10日開始的第二批光伏特許權招標工作已經塵埃落定,“13個項目都是最低價中標,近期就會公布。”
在8月10日開出的135份標書中,超過100份標書均出自央企或具有央企背景的企業。13個項目中,多數最低價悉數由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國電集團、華電集團等國企旗下公司報出,中電投集團旗下的黃河上游水電開發有限責任公司(下稱“黃河水電公司”)沖出重圍,以0.7288元/千瓦時的最低競價一鳴驚人,并囊括了總計13個項目中的7個項目最低價。
“這次的結果讓我們很心寒。”一參與競標企業對記者表示,這次報出來的價格大跳水,可以看出央企重金押注要強勢介入太陽能發電。
近日,中節能太陽能科技公司斥資50億在江蘇鎮江建設太陽能產業基地,據該公司總經理曹華斌介紹,該基地占地面積五百畝,總投資50億元,計劃到2015年實現年產1400兆瓦晶體硅太陽能電池和組件的生產能力。
“2010年,集團公司做出重大戰略決策,整合光伏產業鏈,進軍光伏產業制造業,建立光伏制造產業基地。”據曹華斌透露,該基地計劃投資人民幣50億元,年產能將達到1400MW太陽能電池和組件,基地一期建設投資5億,主要建設太陽能晶硅電池片、組件制造廠房及配套設施,年產能將達到100MW光伏電池及組件,項目建成后可實現年銷售額11億。
據記者了解,中國節能太陽能科技公司是中國節能環保集團的全資子公司,目前是國內最大的光伏發電企業,已經在寧夏石嘴山、寧夏太陽山建成了我國最大的兩個荒漠電站,在上海虹橋建成了全球最大的光伏建筑一體化電站,“鎮江太陽能項目是中國節能大力發展太陽能的重大舉措。”曹華斌強調,基地建設同時還將建設新能源研究中心,在提升晶體硅太陽能技術水平的同時,關注薄膜技術和光熱發電技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