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12億元分3期建設 “空中轎車”將進新螺螄灣
盡管現在只是一期投入使用,但進入被稱為中國西南地區商貿旗艦的螺螄灣國際商貿城,商戶、市民都說太大了,走得人腳發軟。昨天,在昆明市政府的推薦下,美國Jpods-China有限責任公司與云南中豪置業有限責任公司簽訂框架協議,將在新螺螄灣建設全球首個太陽能懸掛式軌道交通系統。該系統就如同一個水平方向的電梯網絡,搭載人或貨物在新螺螄灣12000畝空間上行進。
內循環提升市場品質
中豪置業董事長劉衛高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介紹,新螺螄灣一期有23000個商鋪,他說:“如果每個商鋪逛5分鐘,就算24小時不休息,逛完也需要64天。”記者采訪中,多位商戶、市民也都反映市場太大,讓人逛不過來。
作為西南地區商貿旗艦,新螺螄灣總占地面積12000畝,總建筑面積達1200萬平方米,投資達580億元。整個商城分為4個功能區,倉儲區、生產區、商鋪區和居住區,分3期進行建設,現已完成第一期建設,第二期已經開工,第三期正在規劃。目前,每天的人流量已達10萬~12萬人次,全部建成后將達40萬~50萬人次。
在這一系列數字背后,是新螺螄灣內每天流動的龐大人流、貨流,過去老螺螄灣的運輸模式,顯然無法應對新螺螄灣的現狀和發展,這也關系到新螺螄灣的品質提升。在其4個功能區、各區節點之間,如何實現高效流通、管理,也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
“現在運輸一個貨包在7元左右,使用太陽能懸掛式軌道交通系統后,肯定要比現在便宜”,昆明青島招商分局盧紹俊告訴記者,這個系統將幫助新螺螄灣完成一個現代系統的內循環。據悉,作為項目促成方,昆明南京招商分局、昆明青島招商分局跟蹤服務半年,共同引進并推動該項目。
每公里耗能僅78瓦時/人
簽約后,Jpods公司首席執行官、創始人比爾·詹姆斯用他的手機,向記者展示了太陽能懸掛式軌道交通系統的效果視頻。這些懸掛在軌道上運行的車廂仿佛一個個小型電動馬達驅動“私人汽車”,在各個節點間運行,整個系統類似一個水平電梯網絡,電梯間互相溝通和合作決定它們的路線。另一種理解是,它像一個由車輛組成的互聯網,每個Jpods就像一個數據包。
昆明市規劃局局長助理徐海波,將之稱為個性化體驗式交通方案。從外觀看,這些車廂類似景區的索道車,每輛車可搭載4到6人,集觀光、交通、物流為一體。乘客進入小車后,只要在車載電腦中輸入目的地,電腦便會控制小車將乘客快速送往該地。根據實際情況,Jpods車輛以5公里~65公里/小時的速度移動,每公里每位乘客耗能僅78瓦時,與一盞燈的能耗差不多。即使遇上連續陰雨天,太陽能蓄電池也能保證小車運行。
由于在“空中”軌道上運行,Jpods可以避免交通擁堵和安全風險。據悉,該系統就是針對商務區、住宅區、工作居住區和其他有重復性運輸需求的區域設計而來。50個Jpods的車站每分鐘可運輸500位~800位乘客。
3月底項目有望實施
據介紹,該項目落戶新螺螄灣之前,Jpods公司在昆明市進行過大量考察,但最終根據人流量、利潤率等因素,確定在新螺螄灣。
昨日,Jpods公司與中豪公司在新螺螄灣建設太陽能懸掛式軌道交通系統達成協議。協議中,中豪公司同意將新螺螄灣內的鏈接各個功能區域的交通運輸系統、物流系統的規劃、設計、建設和運營的權利授予Jpods公司,Jpods公司負責投資建設此項工程。
3月31日前,雙方將就具體合作模式、利益分享比例、項目實施的具體時間點和合作事務進行討論和協調,并開始實施項目。據介紹,一期工期大約需要1年,整個項目分為3期,總投資為12億元。Jpods公司表示,投資建設往往是由政府與企業界合資,預計最多8年即可從85%的能源節省中收回投資。
太陽能驅動做到零排放
該項目也被認為是促進太陽能利用和節能減排,改善大氣環境,實現低碳發展的重要新能源交通運輸系統。它利用太陽能驅動,通過安裝在軌道頂上的太陽能集能板提供電力,比轎車、地鐵、火車或公共汽車低85%的能耗,并能做到零排放、無噪音、更安全。
一旦項目建設完成,不僅能解決新螺螄灣內部運輸、物流需求,還將成為全球太陽能懸掛式軌道交通系統的典范,向全球推廣這一新能源交通運輸系統。
(編輯全球電池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