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離子體所在基于氮摻雜二氧化鈦電池暗電流抑制研究方面取得較大進展
來源:網絡來源 日期:2010-1-22 作者:全球電池網 點擊:
近來,中科院等離子體研究所太陽能材料與工程研究室研究生田華軍在基于氮摻雜二氧化鈦電池暗電流抑制研究方面取得較大進展。該研究成果能提高電池的穩定性,并在一定程度提高電池的光電轉換效率。相關研究論文在美國化學會《物理化學雜志C》發表。
研究人員通過實驗發現了氮摻雜后能代替二氧化鈦晶格中的氧缺陷,增加了在400納米到500納米之間的光吸收,使得納晶半導體薄膜的平帶電勢負移,提高了電池的開路電壓。氮摻雜抑制了二氧化鈦和電解質界面的電子復合反應,增加了二氧化鈦電極中的電子壽命,提高電池的穩定性,并能一定程度提高電池的光電轉換效率。
此前,相應的研究成果由等離子體所戴松元研究員在美國波士頓2009年材料研究學會秋季會議(2009 MRS fall meeting)以特邀報告的方式予以介紹,獲得了廣泛關注。
(編輯全球電池網)
上一篇: 電池續航122小時 華碩研發OLED電子書
下一篇: 松下研發出大容量鋰離子電池
版權聲明:全球電池網轉載作品均注明出處,本網未注明出處和轉載的,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權,或有其他諸如版權、肖像權、知識產權等方面的傷害,并非本網故意為之,在接到相關權利人通知后將立即加以更正。
>>相關文章

正在加載評論列表...
本文共有
條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