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而,在濟南、昆明、杭州、上海、青島、沈陽、浙江義烏等城市也陸續開始出現節能與新能源客車,其中最主要的是以福田歐V混合動力客車為主。“作為運營商,我們最關注的是性價比和能耗,購買的時候,混合動力客車的價格肯定要比傳統客車高。但從運營一年后的情況看,這批客車出勤率達98%,累計行駛里程超過120萬公里,單車最長行駛里程超過6萬公里,沒有重大故障發生;而其平均油耗比傳統車型節約25%以上。”投入運營30輛福田歐V混合動力客車的廣州市第一巴士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偉雄表示。
而這些成績的取得終歸離不開一個人的操勞,甚至這個人充當了福田歐V混合動力客車操盤手的角色。他就是福田歐V客車公司副總經理劉國強。值得說明的是,此前新能源汽車尤其是距離產業化道路最近的混合動力車,在業內一直存在爭議。其中有是否可行的爭論,也有方向和道路上的分歧。但前段時間國家發改委第164批《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公布,多款新能源車獲得“準生證”。
苦練內功,后來居上
在市場格局依然穩定的混合動力客車市場,福田歐V無疑是一個后來者,甚至它仍然在投入階段。但沒有人能夠忽視它,相反被業界認為福田歐V與宇通客車(中國客車老大)是未來改變客車市場格局的有力競爭者。
“做新能源客車,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而投了多少錢,我們在收益期內自然會賺回來,”對于有人認為是“賠本賺吆喝”的新能源客車開發,劉國強顯得自信而淡定,他強調福田歐V做的是長線投資。
根據劉國強的說法,福田歐V客車生產線于2003年9月16日建立,總投資1.6億元,建設歷時1年時間。第一輛歐V客車下線是在2004年11月30日。截止到目前,福田歐V已開發先鋒系列城間客車和新干線系列城市客車及數十個品種。其中混合動力城市客車于2008年1月成功實現商品化,燃料電池客車已成功入選國家十一五“863”整車項目。而歐V客車憑借其人性化的設計、新穎獨特的外觀和安全可靠的性能、優異的性價比等優勢,已經受到廣大用戶青睞,并迅速成為國內客車市場的生力軍。
近年來,福田歐V更是不斷加大節能環保技術研發投入,并重點開發低能耗、高環保的產品。尤其是從2008年,隨著歐V客車總投資2.3億元的新能源客車生產線正式投入使用,標志著歐V客車成為具備國內一流制造工藝水平的客車生產基地。與此同時,福田歐V還通過學習福田汽車戰略合作伙伴奔馳客車技術,結合國內實際的道路技術條件,自主開發了全承載式客車車身結構。“如我們的歐V全承載客車整車抗扭曲強度是半承載的3-6倍,同時具有較強的抗側翻能力,使產品安全性能大大提高。”劉國強強調說。
而對于福田歐V客車,業內人士的看法是,其客車產品已經處于國內領先水平,并具有節能、環保、安全、舒適、時尚等優勢。“在技術上福田歐V不存在任何問題,現在只是根據不同市場的規定有針對性投放產品”。劉國強坦言,福田歐V與其他企業的不同之處是,福田歐V有著很系統的產品規劃,并不是眼前什么賺錢就做什么,而是經過市場分析、資源分析、企業本身的競爭優勢分析后,針對公交、客運、旅游三塊細分市場都做出了產品布局,并且細致到在每個長度段、每個平臺應該如何去做。
根據劉國強的介紹,福田歐V在新能源產品開發方面也有著細致的規劃。其一,在CNG代用燃料方面,福田歐V正在下大力氣做,且在公交和旅游市場都已經取得了突破。其二,在混合動力客車方面,福田歐V已走在業界前頭。其三,在燃料電池方面,目前尚處在概念階段,福田歐V做好了長線準備,相信10、20年后必有作為。事實上,其樣車今年10月1日就將在北京開始為期一年的試運行。
而正是源于福田歐V在突出自己產品“節能和新能源”特性方面的苦下功夫,現在在業內提起福田歐V,大家首先會想起“混合動力客車”和“節能環保”等關鍵詞,而這正是劉國強期待的能夠打在福田歐V客車身上的烙印之一。
有望成為汽車行業的“標配”
業內權威專家表示,在“節能減排”已經成為國策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必將受到政府強有力的推動,但高昂的成本是阻礙商用新能源汽車廣泛應用的瓶頸。對此,劉國強堅定而又樂觀地表示,“福田歐V準備以廣州作為支點,(2008年1月11日,30輛福田歐V混合動力客車正式交付廣州第一巴士公司使用)繼續擴大混合動力客車的實用范圍,在全國重點城市進行示范,用完全市場化的機制,推動其普及。
“我們從成立之初就一直致力于新能源客車產品的研發和科技創新,經過幾年的努力已經做到了在業內率先實現混合動力客車商業化。”而對于混合動力客車的前景,劉國強更是認為“混合動力客車將成汽車行業的標配”。
為了使福田歐V客車更具有超強的競爭力,北京新能源汽車設計制造產業工程基地的綠色能源設計與制造技術已經廣泛運用于福田歐V的大中型客車、MPV、中重卡及輕型卡車等全系列商用車中。“北京新能源汽車設計制造產業工程基地擁有完整的底盤制造、車身制造、電泳涂裝、總裝與檢測調試等五大客車制造工藝及機加工、ATPU等五大發動機制造工藝,其中客車制造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而發動機制造以其40萬臺的產能和可達歐Ⅳ、歐Ⅴ、歐Ⅵ排放標準的高壓共軌柴油機產品無可爭議地成為世界最高水平的高效節能發動機制造基地。”劉國強介紹說。
業界專家也表示,在新能源汽車領域中,中、外汽車企業目前的差距并不大。如果中國汽車行業能抓住這百年一遇的戰略機遇期,實現全產業鏈的聯合,則完全有可能在新能源汽車市場上取得突破,顛覆世界汽車行業的現有格局。而福田汽車眼光長遠、以新能源作為企業未來發展的主攻方向,在新能源這場大戰中拔得頭籌、取得了行業發展的戰略制高點,因此勢必能夠獲得新的競爭優勢,在危機中異軍突起,成為汽車行業未來新的領袖。
對此,劉國強表示:“目前國內客車企業的資源來源是一樣的,成敗的關鍵在于企業能不能把資源整合好,成為自己的產品亮點,而我們的手段就是把車輛的各種指標都列舉出來,包括空間利用率、安全性、節能環保特性等等,看看在哪一項能領先對手。”劉國強說。
正是源于福田汽車的戰略眼光和精心培育,福田歐V客車經過近幾年持續的產品研發,目前已經形成了較為完整的產品系列,并涵蓋了8-13.7米全系列城市客車以及城間客車產品。其中全承載客車產品已開發完成7.9-9米和12米系列城間客車,城市客車11-12米系列產品也已開發完成。
劉國強表示,節能技術研究和應用戰略目標為歐V客車綠色之行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其中混合動力汽車(HEV)憑借成熟可靠的技術,成為未來中國發展城市公共交通的必然趨勢與重要選擇。而福田歐V的BJ6113C7M4D和BJ6123C7B4D混合動力城市客車更是被譽為中國客車界“混合動力第一車”。據介紹,歐V混合動力客車采用燃料電池發動機結合動力電池組的串聯式能量混合型電—電混合動力技術路線,真正意義上實現了“零排放、零污染”,切實滿足了車輛排放技術路線最終發展的追求目標。
對于福田歐V之所以能取得這樣的成績,劉國強認為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福田歐V的背景——福田集團在商用車領域的實力和影響力是大多數客車企業所不具備的,而歐V則可以借助集團的管理經驗和零部件供應體系等,如在今年3月13日北京新能源汽車產業聯盟在福田汽車宣告成立,8月28日,北京新能源汽車設計工程中心又在福田汽車總部宣告落成都對我們發展新能源客車大為有利;再者就是是歐V客車及時地把福田汽車集團堅持自主創新、以及新能源技術為導向的應用認真地貫徹到了公司中。
好“風”借好力演繹綠色傳奇
縱觀福田歐V客車的成長史,除了大力在新能源上尋求突破并力爭掌握最前端的技術外,福田歐V所做的就是通過各種大型活動和別具特色的推介會把福田歐V的產品推介出去。劉國強對此的總結是“好風借好力。”
根據劉國強的說法,在北京奧運會期間,福田歐V有3輛燃料電池大客車(零排放、零污染)在公交801線路上營運;在2010年上海世博會上,福田歐V也將再次出現,并力爭把規模擴大。值得注意的是,在此前不久的上海福田歐V客車產品推介會上,已經走在新能源客車行業前列的福田歐V客車,向上海地區用戶展示了福田歐V客車精湛的技術和明顯的市場競爭優勢,博得了多贏的效果。
與此同時,劉國強也開始頻頻奔波于昆明、杭州、濟南、青島甚至唐山,把福田歐V的勢力范圍一步步擴大。“如今,歐V混合動力客車已經在北京、廣州、沈陽、昆明、濟南、浙江義烏等地進行了示范運營并取得良好效果,特別是在廣州、北京、濟南、臺灣等地已經實現了大批量的銷售。同時質量輕、油耗低、安全性高的全承載客車也開始批量投放市場,低污染、低消耗的CNG城間、城市客車也銷往全國各地。”劉國強介紹說。
如果沒有意外,明年2月,在臺北市和臺北縣的一些繁華路段,掛有福田汽車標識的歐V混合動力新能源公交車將開始正式運營。劉國強透露,今年6月20日,北汽福田汽車公司與臺灣成運汽車公司正式簽訂了75輛歐V混合動力新能源客車的銷售合同,這是國內生產新能源整車出口臺灣市場的第一單。與此同時,福田汽車還向北京市西城區環衛處等3家用車單位交付了純電動環衛車。
而在此前的2008年1月11日,隨著30輛福田歐V混合動力客車在廣州公交市場成功運行,全國各地很多城市的公交公司都向福田汽車投送了橄欖枝。如2008年12月,北京市公交集團一次性與福田汽車簽訂了800輛混合動力城市客車整車及底盤的采購協議,這是目前為止中國最大的新能源汽車采購訂單。而這充分證明了福田混合動力客車技術已經得到了市場的認可,福田新能源汽車在產業化之路邁出了成功的步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