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消費者在使用數(shù)碼相機時,經常遇到這樣的尷尬:購買時電池明明標稱××毫安、可拍攝××張照片,但在實際拍攝中,遠遠未達到標稱效能時電量卻迅速消耗殆盡。許多消費者往往輕信廠商們這樣的解釋:“標稱效能是指在特定實驗室環(huán)境下進行操作的,實際使用時會低一些,電池本身沒有問題。”而事實上,大多數(shù)情況下,問題的根源恰恰就在于電池本身。
自2002年以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下,數(shù)碼相機各品牌之間的價格搏殺已經到了近乎慘烈的程度。在這種情況下,經銷商把利潤預期鎖定在電池、存儲卡、相機包等附件上就在所難免。“如果真贈送一塊原裝電池,那肯定就賠大了。一塊普通品牌的真品原裝電池,經銷商的提貨價一般就得150元-200元左右,市場銷售價格一般都在240元-300元甚至更高。這樣的原裝電池是不可能送的,但經銷商都會跟消費者說贈送一塊電池,如果消費者非得要原裝電池,經銷商就會告訴你,送的就是原裝電池。”對于贈品電池的內幕,某品牌負責人并不避諱,“我們的經銷商也經常那么干,我們也就睜只眼閉只眼。”
熟悉電池的人都知道,衡量電池優(yōu)劣的兩個重要指標,一是電量是否飽滿,二是放電是否持續(xù)穩(wěn)定。而調查發(fā)現(xiàn),許多贈品電池的實際充電容量不足,容易漏液,污染相機電池匣,損耗相機使用壽命。而且,這些電池的放電穩(wěn)定性較差,在使用過程中不穩(wěn)定,電池容易出現(xiàn)放電過速導致相機發(fā)熱發(fā)燙甚至死機,嚴重的還可能導致相機出現(xiàn)短路現(xiàn)象。消費者不是專家,不可能都具備識別電池真?zhèn)蝺?yōu)劣的能力。最好的方法是放棄贈品電池,因為贈品電池的實際市場購買價格 肯定比經銷商宣稱的要低得多。如果非得選擇贈品電池,那建議消費者再多花點時間進行調查。
如果贈品電池是專用鋰電池,重點是要搞清楚原裝電池的明顯標志,如果沒時間、沒能力調查,一定要求經銷商在收據(jù)、發(fā)票、保修卡或產品配置清單上清楚地標注:“贈送一塊原裝鋰電池,識別碼為多少多少。”一旦發(fā)現(xiàn)贈品電池并非原裝,可以據(jù)此索賠。
如果贈送的電池是通用型電池,則需了解清楚贈品電池是否市場主流品牌,如果不是,最好要求更換。如果經銷商堅持不換,建議消費者扣除經銷商宣稱的價值購買相機,自己從市場上選購口碑好的主流品牌電池,切不可貪圖一時便宜而選用假冒或劣質贈品電池,以免損壞相機。
(編輯:全球電池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