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力電池是新能源汽車的核“心”。所謂“新”,新在動力總成,新在動力電池。看好動力電池行業基于三點:第一,電池是技術和成本上的最大瓶頸,產業化初期,先進的動力電池廠商,必將成為汽車廠商爭奪的焦點;第二,動力電池是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中技術最核心,利潤最豐厚的一環,未來汽車廠商之間的競爭,將主要是動力電池性能的競爭,動力電池是技術核心的地位將長期存在,從而也將長久保持豐厚利潤;第三,動力電池行業從無到有,市場容量從目前的十幾億到2012年的約325億元,未來幾年是十幾倍的增長,而全球市場將是幾千億元的規模,今天的“芝麻”將是明天的“西瓜”。
補貼消除價差,經濟性條件已基本具備。經我們對國內四款車型的測算,財政補貼已基本彌補初始購置差價,略微超出的部分,最短9個月,最長4.3年即可通過節油來收回。從經濟性來說,補貼使新能源汽車基本具備了和同級別汽油汽車在同一價格水平競爭的能力。大規模應用取決于充電網絡的完善,電池技術的改進和成本的進一步降低。
后續政策空間依然很大。我們以科技部部長萬鋼、工信部副部長苗圩的思路為主線,詳細梳理了國家及地方政府后續可能出來的扶持政策,包括100億元技改資金實施細則、針對消費者購新能源汽車補貼、針對新能源車的稅費減免、新能源車基礎設施建設規劃、持續的研發支出投入等等。后續政策的持續推動將是板塊繼續超越市場的動力之一。
鎳氫動力電池最先貢獻利潤,鋰電池3~5年后前景廣闊。基于電池技術的成熟程度、國內配套設施的建設進度,以及國外新能源車的發展路徑,我們認為未來3~5年,鎳氫電池HEV仍將是新能源車的主流,HEV將和PHEV、EV共存10年左右。而在3~5年之后,隨著磷酸鐵鋰成品率提升帶來電池成本的下降,以及全國充電站網絡的逐步建立,以磷酸鐵鋰電池為主要動力的PHEV、EV將迎來廣闊的發展前景。
鎳氫產業鏈我們看好電池廠商,推薦科力遠和中炬高新。上游鎳礦、稀土及正極材料氫氧化鎳并不能因新源汽車而充分受益。
鋰電產業鏈我們看好磷酸鐵鋰正極材料、電解液、上游資源碳酸鋰、隔膜和電池廠商,推薦中國寶安、杉杉股份、江蘇國泰、西藏礦業;關注廣州國光、佛塑股份、冀中能源的子公司天津金牛。
推廣信息
